粉体称重系统的一个误区

admin
2017-02-02

粉体称重系统的一个误区

粉体称重计量是粉体生产工艺中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诸如混料、干燥、研磨、造粒等工艺均离不开配料。配料系统有时只有一种主料,有时除了主料还有数种粉料,甚至还有用量极少的特种料。有的用户想用一台秤完成所有原料的配料,包括主料和辅料,但有时却难以实现。因为任何一套称重系统均有它的额定称重值或称重范围,如果要满足千差万别的多种原料的配料,势必要提高秤的精度要求。

但有时仅仅增加精度要求是无意义的,因为不同种类的粉体对称重精度的要求不需要相同。例如用于配料的电子称,配料秤的称重传感器是以全部物料的总量和料斗自重的总和来确定额定称量值的,但是当所配的粉体品种很多时,可能主料用量很大,辅料用量较少,而特种物料更少,但往往是主料价格很便宜,特种料的价格都很高。那么用该秤去称重用量很少的特种物料时,因为在小称量段误差较大,所以就不可能保证特种物料的称量精度,同时也会带来配比性能的损害。

例如一增重式批次配料装置,有三种物料用螺旋向下游称重料斗先后喂料称重计量,批次称重量分别为100kg、20kg、1kg,物料总重121kg,料斗自重80kg,总重201kg,选用300kg总量程的C3精度称重模块,分度数n=3000,分度值d=0.1kg,对应三种物料的称重精度为0.1%、0.5%、10%,前两种物料的称重精度尚可接受,最后一种物料已经谈不上称重精度了。

如果将称重模块改为C6精度,分度数n=6000,分度值d=0.05kg,对应三种物料的称重精度为0.05%、0.25%、5%,最后一种物料的精度等级仍然和要求值不在一个数量级。

上面仅仅从精度方面进行论述,其实最后一种物料(1kg)在计量时还存在其它问题。任何称重模块都有一个最小静载荷Emin,Emin是可以施加在称重传感器上,又不超出**允许误差的质量最小值,说白了,如果1kg物料加上料斗自重小于Emin,系统显示的数据已经不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了。

所以在粉体配料方案设计中常将所有物料进行分组,将用量相近的几种主料用一台配料秤,把用量相近的若干种特种料另用一台配料秤进行称量,各自配料结束后再在同一时间排入下游设备中,用此方法保证每一种料均有合理的称重精度。

例如一增重式批次配料装置,有四种物料用螺旋向下游称重料斗先后喂料称重计量,批次称重量分别为1000kg、500kg、50kg、30kg,前两种物料共用一个称重料斗,后两个物料共用一个称重料斗。前一个料斗自重600kg,加上物料总重2100kg,选用3000kg精度为C3的模块,分度值为1kg,两种物料对应的称重精度为0.1%和0.2%。后一个料斗自重60kg,加上物料总重140kg,选用300kg总量程的C3精度称重模块,分度数n=3000,分度值d=0.1kg,两种物料对应的称重精度为0.2%和0.33%。可以看出前后两台秤的称重精度基本一致,在一个数量级范围内。

另外对于用量特别少的特种物料,每次的用量可能只有几十克至几百克,有的还是多种物料的混合物,像这种情况,建议单独配备失重秤进行批次称重或干脆人工计量投料。




分享